行业动态

Industry Trends

图扬科技|Wi-Fi 7对游戏业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流逝,游戏体验变得越来越丰富、复杂和令人惊讶的逼真。然而,Wi-Fi 7即将到来将创造技术飞跃,不仅有望改变在线游戏格局,而且将彻底改变它。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游戏世界,其中滞后和连接性打嗝已成为过去,物理和虚拟之间的界限无缝模糊,多人游戏体验可以大规模发生。Wi-Fi 7有望成为无与伦比的速度,延迟,容量和可靠性的催化剂,开创一个连接时代,将在线游戏的边界推向新的高度。


不可思议的 Wi-Fi 7 跳跃

在您充分了解 Wi-Fi 7 将如何改变游戏格局之前,了解 Wi-Fi 标准取得的进展至关重要。N 协议 Wi-Fi 4 是第一个使用多输入多输出 (MIMO) 技术提高吞吐量的标准。然后,Wi-Fi 5,AC协议,标志着Wi-Fi技术的又一个实质性进步。得益于更宽的信道带宽和更高级的 MIMO 功能等功能,它带来了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性能。Wi-Fi 6,AX协议,通过引入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技术,在速度,容量和效率方面实现了重大飞跃,该技术改善了网络上多个设备的管理,减少了延迟,并提高了整体网络效率。最近,Wi-Fi 6E是Wi-Fi 6的扩展,通过使用免许可的6GHz频段带来了新的维度。这种额外的频谱允许更少的干扰和拥塞,从而转化为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性能。

然而,虽然Wi-Fi 6E可以显著提高数据速率,并且可以同时容纳更多设备,使其对虚拟现实、4K流媒体和游戏等带宽密集型应用特别有吸引力,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即将推出的 Wi-Fi 7 标准可以同时连接所有三个频段(2.4GHz、5GHz 和 6GHz)上的设备,以充分利用可用频谱并以更高的效率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新标准将提供比Wi-Fi 4快8.6倍的速度,比Wi-Fi 13快5倍的速度,远远超过所有先前标准的速度,延迟和可靠性。这种技术的飞跃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将解锁比以往更多的游戏场景。


Wi-Fi 7 的游戏优势

如前所述,Wi-Fi 7 将超越其前辈,在速度、延迟和可靠性方面大幅增强。在320GHz频段上以高达6MHz的扩展信道宽度运行,它将提供更高的带宽。我们说的是比Wi-Fi 6E快四倍,能够在256秒内下载25GB。这将导致更快的数据速率和更少的拥塞,最终能够以最佳速度同时传输。Wi-Fi 7代表了缓冲问题的结束,这对游戏行业来说是个大新闻。

多用户 MIMO (MU-MIMO) 表示网络设备能够同时管理具有多个输入和输出的多个用户。借助 Wi-Fi 7,此容量将从 8 个用户增加到 16 个用户,使多用户级别翻倍。借助MU-MIMO和OFDMA等先进技术,Wi-Fi 7将更好地同时管理多个设备,确保在拥挤的游戏环境中实现无缝连接。

更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是Wi-Fi 7的另一个积极细节,这意味着对于高度依赖延迟的游戏任务来说,更好的连接性。即使智能电视具有8K分辨率,Wi-Fi 7也可以与流媒体平台无缝协作。这意味着,从图形上讲,你不仅会看到游戏,还会进入游戏。不会出现任何形式的延迟,您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将实时发生。此外,Wi-Fi 7 将允许在穿刺时使用多个资源单元以避免拥塞,从而将干扰减少到基本上为零,这对游戏非常有用。Wi-Fi 7标准中的所有升级都将在理想条件下实现超过40GB / s的速度能力。考虑到目前的Wi-Fi 6E标准在组合所有频段时只能达到理论上的9.6GB / s,这种跳跃是相当显着的。此外,Wi-Fi 7的多链路操作将使设备能够同时使用不同的通道发送和接收信息,这将减少延迟和拥塞,从而以超低延迟提高可靠性。所有这些更新结合起来,将解锁比以往更多的游戏场景。


Wi-Fi 7 带来的全新游戏体验

使用 Wi-Fi 7,游戏玩家在在线游戏中遇到的干扰、拥塞和缓冲将大大减少。这将使他们能够完全参与游戏并真正沉浸其中。这个新标准将使图形体验变得惊人。该行业将能够更新视觉体验并提供完整的高清和高级图形组件。然而,使用Wi-Fi 7进行游戏最显着的改进将是延迟的减少,允许虚拟领域的操作以无与伦比的精度反映现实世界中的意图。此外,Wi-Fi 7 使行业接触到新的场景,例如,在一个空间中实时进行多模式、多人游戏活动。游戏玩家将不再在家中与游戏机绑定;游戏派对是可能的,其中多个游戏玩家使用相同的 Wi-Fi 网络而不会减慢彼此的速度。

即将到来的另一个重大发展是元宇宙,它将实现一个游戏、幻想和化身的沉浸式世界。Wi-Fi 7将通过减少图形密集型在线VR会话的延迟,使沉浸式体验更具吸引力。Wi-Fi 7不仅关乎游戏,还关乎娱乐。得益于多频道同步流媒体,用户将在虚拟派对中享受流畅的体验——人们将能够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见面或一起玩,以及在玩游戏时实时分享、添加和购买他们喜欢的东西。这种更加无缝的互动体验将看到游戏和娱乐的融合,并将游戏行业的影响力扩大到更广泛的受众。


为游戏提供动力的 Wi-Fi 7 技术

Wi-Fi 7的发展将由领先的芯片组公司推动。其中许多公司已经更新到Wi-Fi 7技术,并引领未来的发展。产品如京瓷AVX 2.4GHz / 5GHz和Wi-Fi 6GHz天线®也将是增强Wi-Fi 7技术的基础。这些来自 KYOCERA AVX 的天线,包括 WX 系列天线和 X9003019 系列,具有可调节的辐射方向图,优化了各个方向的信号强度,从而减少了下一代游戏和 VR 应用的延迟。 大玩家已经开始构建系统、路由器和接入点,使未来的游戏体验能够利用 Wi-Fi 7 的优势。当然,支持Wi-Fi 7的产品的开发仍然非常有限,规格也不清楚。在现实条件下运行的Wi-Fi 7路由器的速度和容量尚未确定。


结论

Wi-Fi 7 将允许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空间充分利用改进的带宽来流式传输沉浸式世界。实时多人游戏事件不会受到延迟的影响,同一网络上的多个用户可以同时玩游戏和直播,而不受带宽限制。大型安装和更新文件将瞬间下载。游戏的流媒体版本将与下载的副本一样流畅地运行。最终,游戏行业将缩小在线和离线性能之间的差距,让用户享受图形密集型、无延迟的多人游戏或流媒体体验。

这种即将到来的硬件升级将是业界将新的虚拟现实体验带回家的机会。Wi-Fi 7技术将进入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物联网(IoT)设备,使其能够为广大受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而不是利基市场。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首先,提到的路由器将是高科技和高成本的产品。但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成本将降低,更广泛的Wi-Fi 7产品将可用。

展望未来,Wi-Fi 8已经在开发中。它的重点更多地放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以及将Wi-Fi 7与5G相结合,以实现安全、自动驾驶体验等,这是科技行业的另一个连接层次。虽然这些更新目前与游戏没有直接关系,但谁知道这些下一个标准会把我们带到哪里?一旦我们能够在一个地方实时提供虚拟和物理体验,可能性可能是无穷无尽的。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车载应用、智能家居、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方案开发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的技术做相应的产品方案设计及研发

电话:+0755-21003695/21003965

网址:www.tome-sz.com

邮箱:tome@tome-sz.com/hr@tome-sz.com(简历投寄)

图扬科技|不同版本的蓝牙的区别

蓝牙1.0:传输速率约1Mb/s,最早的蓝牙标准。

蓝牙2.0+EDR:传输速率约2-3Mb/s,增加了安全简易配对的功能。

蓝牙3.0+HS:传输速率高达24Mb/s—Generic Alternate MAC/PHY(AMP),支持802.11高速数据传输。

蓝牙4.0:引入了低功耗蓝牙BLE,适用于不需占用太多带宽的设备连接,如智能手环等。

蓝牙5.0:提升了低功耗蓝牙BLE的性能,如增加了广播容量,扩大了通信距离和速度等。

蓝牙5.1:增加了定向定位和角度测量的功能,可以实现更精准的位置服务。

蓝牙5.2:增加了多音频流和低复杂度通信编码(LC3)的功能,可以实现更好的音质和更低的功耗。

蓝牙5.3:对低功耗蓝牙的周期性广播、连接更新、频道分级等功能进行了完善,提高了通讯效率、降低了功耗并提高了无线共存性。在此版本中移除了Generic Alternate MAC/PHY(AMP),不再支持24Mb/s大数据传输。

蓝牙5.4:新增带响应的周期性广播,带加密的EIR、广播数据加密、Host支持Advertising Coding选择等。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车载应用、智能家居、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方案开发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的技术做相应的产品方案设计及研发

电话:+0755-21003695/21003965

网址:www.tome-sz.com

邮箱:tome@tome-sz.com/hr@tome-sz.com(简历投寄)

图扬科技|5G技术对蓝牙发展有冲突吗
以5G为代表的通讯技术的突破,无疑加快了人类社会传输和处理数据的速度。随着用户与设备之间的接触和连接越来越频繁,人类加快进入了万物互联时代。你以前所熟知的蓝牙技术,又会出现怎样的进展?


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如今都搭载了蓝牙功能。用蓝牙来传输文件、数据等,无疑是十分方便的。看似普通的蓝牙技术,其实也是经历了不断的进化才能如此“聪明能干”的。回顾蓝牙的发展历史,我们或许能对蓝牙通信拥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自1998年来,蓝牙协议已经进行了多次更新,从图文传输、音频传输、视频传输,再到以低功耗为主打的物联网数据传输。一方面维持着蓝牙设备向下兼容性,另一方面蓝牙也正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从1.0版本到5.0版本,蓝牙技术应用层面不断拓宽、传输速度不断加快是众人有目共睹的。
2019年,SIG推出了蓝牙5.1.新增寻向功能,将蓝牙定位的精准度提升到厘米级,功耗更低、传输更快、距离更远、定位更精准。除了连通耳机外,如今的蓝牙技术还具备“找钥匙”这一趣味技能。
举例来说,有焦虑症的朋友们出门前翻箱倒柜找不到钥匙或钱包,大概会分外着急,而新的蓝牙技术却能更精准的定位到物品的位置和方向。如此精准的定位,让寻找定向寻找物品的精度提升了许多。伴随着蓝牙5.1标准的推出,也让业界看到了将蓝牙技术应用于室内定位的前景,这也是目前蓝牙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之一。
2020年1月,蓝牙技术联盟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2020上发布了其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低功耗音频LE Audio。该方案伴随着TWS耳机的爆发而备受关注。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LE Audio蓝牙标准将再次对终端应用产生重大影响。
其实,归根结底,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这是一种短距离连接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有了蓝牙技术,可实现短距离信息无线交互,帮助用户腾开手边通话边干活,如开车时接收文件等。之后,蓝牙技术还可与无线蓝牙耳机、便携式无线扬声器、智能手机、智能电脑和汽车短距离互联。
据统计,2012至2018年间,全球蓝牙用户超过百亿。现在,蓝牙技术还被广泛使用于智能家居中,用蓝牙技术控制门锁、灯光等。基于广阔的应用空间,5G时代的蓝牙技术,已经引发多方期待。由于第五代移动网络技术包含许多不同的元素,这使得5G和蓝牙、WI-FI在未来几年内还是会相辅相成,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毕竟蓝牙、WI-FI等通信技术的使用环境和优点各不相同。
毋庸置疑,5G将带来智能手机的换机需求,而智能手机的深化普及直接推动了下游市场对配套耳机产品传输、音质的需求。从出货情况看,TWS耳机(真无线蓝牙耳机)成为智能无线耳机中出货量增长十分迅速的单类产品。
正如2018年5月蓝牙技术联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到2022年,将有52亿蓝牙设备输出,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尤其是在智能家居、智能影音娱乐产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蓝牙设备随之快速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耳机无线化、有线高端化发展趋势的逐步显现,诸多智能硬件制造商将在产品智能化方面加大投入力度,TWS(真无线蓝牙耳机)、运动蓝牙耳机等无线蓝牙耳机、HiFi耳机,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未来市场会如何变化,就让我们一起关注吧。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车载应用、智能家居、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方案开发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的技术做相应的产品方案设计及研发

电话:+0755-21003695/21003965

网址:www.tome-sz.com

邮箱:tome@tome-sz.com/hr@tome-sz.com(简历投寄)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蓝牙名字的来源

这要源于一个小故事,公元940-985年,哈洛德·布美塔特(Harald Blatand),后人称Harald Bluetooth,统一了整个丹麦。他的名字“Blatand”可能取自两个古老的丹麦词语。“bla”意思是黑皮肤的,而“tan”是伟人的含义。和许多君王一样 ,哈洛德四处扩张,为政治、经济和荣誉而征战。公元960年哈洛德到达了他权力的最高点,征服了整个丹麦和挪威。而蓝牙是这个丹麦国王Viking的“绰号”,因为他爱吃蓝莓,牙齿被染蓝,因此而得这一绰号“Bluetooth”。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图 1 Harald Blatand

目前使用的蓝牙Logo来自后弗萨克文的符文组合,将哈拉尔国王名字的首字母“H”和“B”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蓝色标识。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图 2 蓝牙Logo

►►►

蓝牙技术的起源

“蓝牙”技术起源于1989年。爱立信移动公司Nils Rydbeck博士和Johan Ullman博士想开发无线耳机,取代有线耳机。Jaap Haartsen博士后续参与该项目,仅5年时间就取得突破并提出第一个协议。1999年拉斯维加斯计算机博览会上。他们向世界展示了第一款免提蓝牙耳机,获得了佳奖。

►►►

蓝牙技术定义

蓝牙是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的一种特殊的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

蓝牙作为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能够在设备间实现低成本、低功耗、方便快捷的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蓝牙技术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使用真无线耳机打电话、使用蓝牙音响播放音乐、通过车载蓝牙与汽车互动,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汽车,甚至是家居都已经标配了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正不断颠覆我们与设备互动、设备与设备互动的方式。据市调机构ABI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约37亿台左右,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将增长到54亿台。

在了解蓝牙技术历史前,需清楚蓝牙技术联盟(SIG)是干什么的,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是一家贸易协会,由电信、计算机、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和网络行业的领先厂商组成。蓝牙技术联盟是一个以制定蓝牙规范,以推动蓝牙技术为宗旨的跨国组织。它拥有蓝牙的商标,负责认证制造厂商,授权他们使用蓝牙技术与蓝牙标志,但是它本身不负责蓝牙装置的设计、生产及贩售。

►►►

蓝牙技术迭代历史

从1994年至今的二十余年中,蓝牙技术不仅几经沉浮遭受到各种类型其它技术标准的冲击,甚至一度销声匿迹,但在这二十余年中蓝牙技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升级,最终经历了五代技术更新,多个技术版本后,依然在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标准之一。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图 3 蓝牙迭代路线

►►►

初代蓝牙技术

1998年推出0.7规格,支持Baseband与LMP(Link Manager Protocol)通讯协定两部分。

1999年先后推出0.8版、0.9版、1.0 Draft版。完成了SDP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协定和TCS(Telephony Control Specification)协定。

1999年7月26日正式公布1.0A版,确定蓝牙使用2.4 GHz 频段。无需像红外线一样接口对接口发起连接,蓝牙设备在有效通讯范围内,就可进行连接。

1999年下半年,微软、摩托罗拉、三星、朗讯与蓝牙特别小组的五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蓝牙技术推广组织,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蓝牙”热潮。

►►►

第一代蓝牙

1999年:蓝牙1.0,早期的蓝牙1.0 A 和1.0B 版存在多个问题,厂商产品互不兼容。同时,在两个设备连接的过程中,蓝牙硬件的地址(BD_ADDR)会被发送出去,在协议的层面上不能做到匿名,造成泄漏数据的危险。因此,蓝牙并未受到广泛的应用,当时支持蓝牙功能的电子设备种类少,价格也十分昂贵。

2001年:蓝牙1.1正式列入IEEE 802.15.1标准,定义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用于设备间的无线连接,传输率为0.7 Mbps。因为是早期设计,容易受到同频率产品干扰,影响通讯质量。

2003年:蓝牙1.2针对1.0版本的安全性问题,完善了匿名方式,新增屏蔽设备的硬件地址功能,保护用户免受身份嗅探攻击和跟踪,同时向下兼容1.1版。此外还增加了四项新功能:

1.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适应性跳频技术减少蓝牙产品与其它无线通讯装置之间所产生的干扰问题;

2.eSCO(Extended 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 links)延伸同步连结导向信道技术用于提供QoS的音频传输,进一步满足高阶语音与音频产品的需求;

3.Faster Connection 快速连接功能可缩短重新搜索与再连接的时间,使连接过程更为稳定快速;

4.支持Stereo音效的传输要求,但只能以单工方式工作。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图 4 全世界第一款内置蓝牙手机爱立信T39mc

►►►

第二代蓝牙

2004年:蓝牙2.0新增的EDR(Enhanced Data Rate)技术通过提高多任务处理和多种蓝牙设备同时运行的能力,使得蓝牙设备的传输率可达3 Mbps。蓝牙2.0支持双工模式:可以一边进行语音通讯,一边传输文档/图片。通过减少工作负载循环来降低功耗由于带宽的增加,蓝牙2.0增加了连接设备的数量,传输速度达到以前的三倍以上。方便传输更大的文件,无疑更适合被运用到耳机当中,高传输速满足传输CD般的大容量音频文件;更低的电流消耗则可以明显延长耳机的续航和待机时间。但蓝牙2.0也存在限制,蓝牙2.0只能进行短距离的数据传输,扩大范围就不行了;针对苹果终端使用蓝牙耳机需要MFI认证,方可使用蓝牙传输数据,费用昂贵。

2007年:蓝牙2.1新增了省电功能,将设备间相互确认的信号发送时间间隔从旧版的0.1秒延长到0.5秒左右,从而让蓝牙芯片的工作负载大幅降低。新增SSP(安全简易配对)功能,改善了蓝牙设备的配对体验,同时提升了使用和安全强度。支持NFC近场通信,只要将两个内置有NFC芯片的蓝牙设备相互靠近,配对密码将通过NFC进行传输,无需手动输入。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图 5 正与无线耳机蓝牙通信的Sony Ericsson P910i PDA手机

►►►

第三代蓝牙

2009年:蓝牙3.0新增High Speed,可使蓝牙调用802.11 WiFi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传输率高达24 Mbps,是蓝牙2.0的8倍,轻松实现录像机至高清电视、PC至打印机之间的传输。蓝牙3.0的核心是AMP(Generic Alternate MAC/PHY),这是一种全新的交替射频技术,允许蓝牙协议栈针对任一任务动态地选择正确射频。功耗方面蓝牙3.0引入了EPC增强电源控制技术,再辅以802.11,实际空闲功耗明显降低。此外,新的规范还加入UCD单向广播无连接数据技术,提高了蓝牙设备的响应能力。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图 6 Harald Blatand

►►►

第四代蓝牙

2010年:蓝牙4.0是第一个蓝牙综合协议规范,将三种规格集成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功能提出了低功耗蓝牙、传统蓝牙和高速蓝牙三种模式:

1.高速蓝牙主攻数据交换与传输;

2.传统蓝牙以信息沟通、设备连接为重点;

3.低功耗蓝牙以不需占用太多带宽的设备连接为主,功耗较老版本降低了90%。

BLE前身是NOKIA的Wibree技术,被SIG接纳重命名为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蓝牙4.0的芯片模式分为Single mode与Dual mode,Single mode只能与蓝牙4.0互相传输无法向下与3.0/2.1/2.0版本兼容,Dual mode可以向下兼容3.0/2.1/2.0版本。

2013年:蓝牙4.1在软件方面有着明显的改进,此次更新让Bluetooth Smart技术最终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动力。当蓝牙与LTE无线电信号同时传输数据时,自动协调传输信息,协同传输,降低干扰;允许自定义蓝牙设备的重新连接间隔,更高的灵活性。支持云同步,蓝牙4.1加入了专用的IPv6通道,只需要连接到联网设备,通过IPv6与云端的数据进行同步;支持扩展设备与中心设备角色互换。可以不用手机、平板、PC等数据枢纽,实现自主收发数据,例如智能手表和计步器可以绕过智能手机,实现直接对话。

2014年:蓝牙4.2推出,对比蓝牙4.0,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提升:

1.速度传输更快,与4.1相比,蓝牙4.2标准下,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约2.5倍,蓝牙智能数据包可容纳的数据量相当于此前的约10倍;

2.安全性更高,蓝牙4.2的安全性也有所提升,如果没有得到用户许可,蓝牙信号将无法尝试连接和追踪用户设备,并且无法进行智能定位;

3.功能更强大,新标准还推动了IPv6协议引入蓝牙标准的进程,蓝牙4.2设备可以直接通过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且支持低功耗IP连接。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图 7 苹果 iPhone 4S首款支持蓝牙4.0智能手机

►►►

第五代蓝牙

2016年:蓝牙5.0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备更快更远的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是蓝牙4.2的两倍(速度上限为2 Mbps),有效传输距离是蓝牙4.2的四倍(理论上可达300 米),数据包容量是蓝牙4.2的八倍。支持室内定位导航功能,针对IoT物联网进行底层优化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为智能家居服务。

图扬科技|蓝牙1.0到蓝牙5.4未来前景

图 8 蓝牙5.0特点

2019年1月:蓝牙5.1版本引入无线电测向(Direction Finding)技术,从而进一步增强蓝牙位置服务(Location Services)。定位精度为分米级。蓝牙5.1使用两种是基于天线陈列(Antenna Array)的测向技术--到达角(AoA-Angle of Arrival)和发射角(AoD-Angle of Departure),AoA技术中需要有2根以上的接收天线,AoD技术中需要有2根以上的发射天线。支持测向功能的设备发送/接收包含Constant Tone Extension(CTE)的数据包,接收机通过IQ采样计算无线电波的相位差,再基于相位差、波长及天线间距计算发射/入射角度。

2019年12月:蓝牙5.2发布了基于该版本的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低功耗音频LE Audio。LE Audio除了提供更为高质量的音质效果,还通过重新定义的ISO通道提供了连接和广播等不同方式的音频传输机制,创造了更可观的场景。V5.2版本给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增加了三个新功能。LE同步信道(LE Isochronous Channels)、增强版ATT(Enhanced ATT)、LE功率控制(LE Power Control)。

2021年:蓝牙5.3主要提升在传输效率、安全性、稳定性三个方面:解决5.2版本无法传输低速率数据,加密控制增强,周期性广播增强。对低功耗蓝牙的周期性广播、连接更新、频道分级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提高了通讯效率、降低了功耗并提高了蓝牙设备的无线共存性,蓝牙设备角色命名变更,主设备(Master)变更为中心设备(Central),从设备(Slave)变更为周边设备(Peripheral);支持包含广播数据信息(ADI)的周期性广播。对包含重复数据的周期性广播进行过滤将减少不必要的信息交互,有助于提高通讯效率;新增LE增强版连接更新功能。通过引入亚速率连接模式极大地改进了在已经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更新有效连接间隔所需时间;新增LE频道分级功能。周边设备可定期将每个频道的可用情况报告给中心设备,以在未来跳频地图更新时使用,减小相互干扰,提高 无线通信的共存性;高速(HS)配置从蓝牙核心规范中删除。

2023年1月,蓝牙5.4正式公开发布,主要更新了广播数据加密、广播编码选择、带响应的周期性广播、以及LE GATT 安全级别特征。进一步增强了蓝牙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有助于提升蓝牙Mesh网络及基于GATT的各类蓝牙应用的用户体验、并将在新特性的基础上开发全新蓝牙应用规范。

►►►

下一版蓝牙

正在开发中的新蓝牙版本(版本号以蓝牙技术联盟未来公布为准),引入低功耗蓝牙(BLE)信道探测功能以提供精准测距与定位解决方案,信道探测同时通过相位测量及RTT(往返时间)测量来进行距离估算并相互修正,精度更高且具备安全防护机制。

尽管包含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 简称为CS)功能的新蓝牙版本还未发布,Bluetooth SIG已于2022年11月公开技术规范草案(Change Request r02),公众可从蓝牙技术联盟官网下载规范草案:

https://www.bluetooth.org/DocMan/handlers/DownloadDoc.ashx?doc_id=553104

以下介绍基于Bluetooth SIG公开的技术规范草案Change Request r02版本,最终的技术规范可能与预先公示的草案不同。

信道探测,此前称为高精度距离测量(High Accuracy Distance,HADM),从根本上改进了传统的蓝牙距离和位置测量技术,即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SSI)与信号到达角/离开角(AoA/AoD)技术。

与前几代蓝牙定位技术相比,基于蓝牙的信道探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再结合其低功耗配置,使其非常适合汽车数字钥匙等应用,以及工业/仓库/消费者资产跟踪和实时运动/健身跟踪等一般应用。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车载应用、智能家居、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方案开发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的技术做相应的产品方案设计及研发

电话:+0755-21003695/21003965

网址:www.tome-sz.com

邮箱:tome@tome-sz.com/hr@tome-sz.com(简历投寄)

图扬科技|未来蓝牙技术还将普及到哪些领域

蓝牙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比较经常见的还是智能家居,医疗设备,只能穿戴设备等。但是随着蓝牙技术在物联网的全覆盖,现在的物联网蓝牙技术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蓝牙5.0时代的到来,是否也将预示着,未来,更多新兴的领域将会应用到蓝牙技术。

一、蓝牙技术于物联网的重要性

蓝牙技术的功耗低,可以实现近距离传输,并且辐射较低,即便是传输范围有限这样的短板也随着蓝牙5.0时代的到来而有了显著地改善。并且蓝牙通讯主要是连接一些外接电子设备和近距离数据传输,在普通民用的领域,蓝牙和wifi几乎占领了各类的设备,但是蓝牙凭借着众多的优点占了更大的比重。

 

二、未来蓝牙技术会普及到哪些领域

如今我们最常见的智能家居对于蓝牙技术的应用已经成熟,或许在未来还有更大的创新也未可知。甚至不用等到未来,就是现在,蓝牙技术也已经在自动化工业、消费电子和建筑上有所应用。但是在未来,这些应用将会更加成熟,更加得心应手,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利用蓝牙连接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智慧化服务,拓展出更多新兴的科技。



三、总结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蓝牙强大的整合系统会有更多新的开发,不管是交通,物流都能在蓝牙技术的支持下彻底实现智能化,将我们所在的城市真正的打造成为一个新型智能城市。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车载应用、智能家居、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方案开发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的技术做相应的产品方案设计及研发

电话:+0755-21003695/21003965

网址:www.tome-sz.com

邮箱:tome@tome-sz.com/hr@tome-sz.com(简历投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