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Trends

AI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在那些方面有相关内容?

那么穿戴式智能设备都有用到哪些先进技术,穿戴式技术在国际计算机学术界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由于技术复杂,很多相关设备仅仅停留在概念领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四个关键技术。


一、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物联网时代,“万物”的控制中心是人,人“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秉承着人至懒则天下无敌的原则,直接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将会应运而生,像AI语音交互技术的诞生,虽然现在的AI技术不是很成熟,但是也有了一定的成就了。当然,AI语音交互不是人机交互的终极方向,懒的最高境界是连话都不用说,于是,更高一级的脑波交互技术概念被人提出来了,脑波交互技术可以实现人和设备之间的思维交流。


二、虚拟显示技术

物联网时代,智能设备将不再需要屏幕,准确的来说,显示方式会是可在任意空间显示的“轻”屏幕,而不再是LED显示屏幕了,虚拟屏幕将在任意空间成为获取信息的载体,成为人“机”沟通之间的一种视觉补充。或许以后也不需要“轻”屏幕了,直接采用VR,也就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三、云平台与人工智能

在物联网时代,PC或智能手机将无法满足与承载物联网时代庞大数据的处理工作,设备的运算势将由当前的前端的数据处理中心向后端的云平台转移,但是,在云平台上的海量数据仅靠当前的程序运算与抓取是难以满足物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于是,具有自我运算、判断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势必将成为下一个关键技术。


四、无线通讯与充电技术

目前通用的通讯是4G网络,未来还会有5G、6G等覆盖率、通讯效率更加好的技术。在物联网时代,智能穿戴设备在使用无处不在的无线通讯时,设备充电技术也很重要,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智能穿戴产品都比较小巧,续航能力也不长,而且USB接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美观。于是有些厂家开始生产可无线充电的智能穿戴产品。有人想,如果能将无线充电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融合,在实现数据交换的同时进行无线充电,那可厉害坏了,人们将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享受到随时随地的无线通讯与无线充电,在也不用担心设备连不上网、电量不足了。


这些技术不仅是穿戴式智能设备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更是物联网的关键加护,决定智能产业的发展,促进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物联网时代的跨越,对人类社会影响重大。虽然有很多技术目前还没有能实现,但是我们要相信国际计算机学术界中的优秀科学家,相信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图扬科技专注于消费类电子、3C数码、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医疗电子、美容个护、小家电以及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以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等半导体的技术做相应产品的方案设计及研发。

方案开发热线:0755-21003965

图扬官网:www.tome-sz.com

图扬科技|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尤其是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小、越来越软。这一趋势也延伸到了医疗设备领域。科学家正在开发新的更小巧、柔软、智能的医疗设备。由于能与人体很好地融为一体,这些柔软又有弹性的设备在被植入或使用后,从外面看起来不会有任何异样。从炫酷的智能纹身到能让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的长期植入装置,下面这几种迷人的技术或许很快就能获得应用。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应用

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跟踪用户日常活动与热量摄入、燃烧情况,或者根据活动数据来监测心率、体温等健康信息。

1、防病于未然

为了能够及早治疗隐患病情,日常可以佩戴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帮助在疾病初期发现病因。比如:心血管疾病

2、慢性病管理

可以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来帮助完成病情的追踪与管理。比如:对于慢性疾病疾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控;对于疾病复发概率高的如心脏疾病,患者需要及时监测心率变化以避免病情突变。

3、只起缓解与改善作用

有些智能设备对于医学领域来说它是无法对某一种疾病起到根治作用,比如说打鼾。只能缓解。


可穿戴医疗设备应用蓝牙技术有什么好处?

现阶段的可穿戴医疗设备通常是小型物品,比如心率计,血糖血压计,温度计,电子秤等,传统的手动使用及记录测试结果容易出错且最终诊疗的医生无法看到所有数据,而搭载了蓝牙模块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将各个设备检测到的参数、病人各项生理数据特征通过蓝牙信号上传到数据库,便于就诊时,医生对病人各项生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可穿戴医疗设备都具有尺寸小、需电池供电的特性,所以应用在其上的蓝牙解决方案必然要求模块体积小、功耗低,云里物里目前已有多种支持此类产品的小型低功耗蓝牙模块等为代表的小型模块,可以为可穿戴医疗设备提供高效节能、安全便捷的无线通信支持。刚刚党建党建党建的大结局家电家具睡到几点。


  • 智能纹身


“当你用过这种类似于创可贴的东西后,你就会发现它像你身体的一部分,你完全没有感觉,但它仍然在工作。”这或许是对智能纹身产品最通俗易懂的一种描述。这种纹身也被称为生物印章,包含柔性电路,能以无线的方式供电,具有足够的弹性,能跟随皮肤一起拉伸变形。这些无线智能纹身能解决目前临床上面临的许多问题,具有很多潜在应用。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关注如何将其用于重症新生儿监护和睡眠实验监测。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MC10公司正在与一个科学家团队合作进行临床试验,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就能推出第一款产品。


  • 皮肤传感器

图扬科技|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应用?

美国加州大学纳米工程学教授约瑟夫·王研发了一款极具未来气息的传感器,他是圣迭戈可穿戴传感器中心的主管。这种传感器能通过检测汗液、唾液和眼泪的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健身和医疗信息。

此前,该团队还开发出一种能持续检测血糖水平的纹身贴,以及一种放置在口腔中就能获得尿酸数据的柔性检测装置。这些数据通常都需要指血或静脉抽血测试才能获得,对糖尿病和痛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该团队表示,他们正在一些国际公司的帮助下,开发和推广这些新兴的传感器技术。


  • 纳米药物贴片

图扬科技|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应用?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工程学副教授金大贤和他的同事试图用纳米技术打造下一代生物医学系统。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携带一天药量的纳米药物贴片。

2014年,金大贤的研究小组提出了包含数据存储、诊断工具以及药物在内的,具有柔性和延展性的柔性电子贴片。这种皮肤贴片能够检测出帕金森氏病独特的抖动模式,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备用。当检测到帕金森氏病特有的抖动模式时,其内置的热量和温度传感器能自动释放出定量药物进行治疗。


  • 注射式大脑监测系统

图扬科技|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应用?

尽管目前已有监测癫痫和脑损伤患者的植入技术,但这些设备较硬和尖锐,对长期监测来说是一个挑战。美国哈佛大学专注于纳米技术的化学教授查尔斯·利伯,将大脑组织比喻成一碗在不断运动的豆腐。而人们需要的是一种能监测大脑、刺激大脑也能和大脑互动,但没有任何机械应力和载荷的装置。

利伯的研究小组所开发出的注射式大脑检测系统,如此之小,可以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射到脑组织中。注射后,纳米电子网会自行打开,可以检测大脑活动,刺激组织,甚至与神经元相互作用。


  • 柔性植入装置


图扬科技|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应用?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工程学院的斯蒂芬妮·拉科和格雷·库尔蒂纳在2015年年初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植入物。这种名为e-Dura的装置可在包裹一层保护膜后直接植入脊髓下方。在那里,它可以为在康复期间的患者提供电和化学刺激。

该装置所具备的柔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大幅降低炎症和损害组织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它可以植入很长的时间。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将该设备植入瘫痪小鼠体内,经过数周训练后,小鼠恢复了行走能力。相关结果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称,e-Dura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几种能够长期植入的柔性刺激装置。这表明可植入式柔性器件能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疗法。

与此同时,复制人类的触觉技术也正在越来越成熟。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教授鲍哲楠还开发出了能感知压力和温度并具有自愈功能的人造皮肤。她的研究小组最新电子皮肤包含有一个传感器阵列,已经能够识别出握手时的力度。

在这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曾经硬而脆的电子元件都能变得像皮肤一样柔软而又有弹性。或许若干年后,坚硬、不能见水、无法折叠——这些电子产品给人们的印象将不复存在。

文章转载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车载应用、智能家居、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方案开发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的技术做相应的产品方案设计及研发

电话:+0755-21003695/21003965

网址:www.tome-sz.com

邮箱:tome@tome-sz.com/hr@tome-sz.com(简历投寄)

图扬科技|关于TWS最全的知识

TWS该技术的实施基于芯片技术的发展。有线耳机现在可以摆脱线路,成为无线耳机!其从技术上来说是指手机通过连接主音箱,再由主音箱通过蓝牙无线方式连接从音箱,实现真正的蓝牙左右声道无线分离使用。不连接从音箱时,主音箱回到单声道音质。

TWS技术在蓝牙耳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种新产品TWS蓝牙耳机应运而生。也就是说,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可以在没有电缆连接的情况下独立工作。


TWS的优点

与普通蓝牙耳机相比,TWSTrueWireless蓝牙耳机具有以下优势:

真正的无线结构,完全摒弃有线烦恼,更自由的移动。

使用多种方式,可以单独享用,可以共享,也可以作为两台机器使用。


TWS技术同样也是基于蓝牙芯片技术的发展。按其工作原理来说是指手机通过连接主耳机,再由主耳机通过无线方式快速连接副耳机,实现真正的蓝牙左右声道无线分离使用。不连接从音箱时,主音箱回到单声道音质。TWS技术运用到了蓝牙耳机领域,因此也催生了一个新的产品-TWS蓝牙耳机。



什么是TWS耳机?

TWS是英文TrueWirelessStereo的缩写,翻译过来是真正无线立体声。

基于芯片、蓝牙技术的发展,TWS耳机没有传统的物理线材,左右2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立体声系统,手机连接一个接收端即可,此接收端会把立体声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分到另一个接收端,组成立体声系统。


TWS耳机的发展

年9月苹果发布第一代AirPods,开启耳机无线化时代,TWS耳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场份额来看,苹果TWS耳机处于领先位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数据显示,年三季度,苹果单季度市场份额占比45%,大幅领先其他厂商,Counterpoint预测还显示,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可达1.2亿台,同比增长%,年TWS耳机出货量大概率可突破2亿台。经过市场迭代,TWS耳机行业从萌芽步入开花,年延续发展,到年经历了大爆发。


TWS耳机制造商

近一两年推出TWS耳机的厂商大概有以下四大分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音频厂商,以索尼为代表;

第二类是手机制造商,苹果、华为、三星、OPPO等;

第三类是一些互联网巨头公司,比如谷歌、微软等;

第四类是知名数配件厂商,如国内UGREEN绿联等。

国内知名数码配件品牌UGREEN绿联,为了解决用户的需求,开拓了新领域,针对海外市场已经有一款TWS耳机在售,获得不错的销量与口碑,这为不久后,在国内市场推出新款TWS耳机系列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据消息透露,绿联针对国内市场即将推出的TWS蓝牙耳机,主打高品质音质,支持蓝牙5.0版本,同时还支持Type-c快充功能,具有长续航等优势。

对我们用户来说,购买TWS耳机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面临更复杂的选择,接下来为大家分享购买TWS耳机时应注意的重点参数。


音频解码技术

以下按照音质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大家介绍:

SBC:一般的音频格式,音质一般,现在80%都是这种格式。

AAC:当蓝牙支持AAC格式的文件,手机也支持AAC传输时,音质比SBC好很多。

APTX:是CSR公司的专利编码算法,优点是高品质的音频,硬件复杂度低,设备要求低只需单设备即可实现22.5kHz的双通道立体声。

APTX-LL:AptXLL则是主打低延迟,主要特征是能达到以下的延迟。

APTXHD:主打高清音频,是在传统的APTX基础上提高了码率,整体音质传输更好。

LDAC:是一种由索尼公司开发的音频编解码器,于年CES展正式发布,它可以通过蓝牙传输串流\/的音乐(也叫作高分辨率音频),速度最高可达。

LHDC:是华为自主研发的高清蓝牙传输协议,不仅保证了无线音频传输解析度达到最大值,确保音质的高度纯净。


蓝牙版本

蓝牙初始版本是年的1.0,年推出了2.1版本,传输速度大幅度提升,年3.0高速蓝牙问世,年,蓝牙推出了4.X版本,速度更快。

年,蓝牙5.0版本推出,速度比4.X提升2倍、距离增加4倍,更加智能化,还兼具隐私保护、低功耗等优点。


降噪技术

目前主流的降噪技术有ANC降噪、ENC降噪、DSP降噪、CVC降噪。

ANC降噪,采用的是主动降噪技术,也是硬件降噪,原理是麦克风收集外部的环境噪音,然后系统变换为一个反相的声波加到喇叭端,从而实现感官上的噪音降低。

ENC是环境降噪技术,能有效抑制90%的反向环境噪声,由此降低环境噪声最高可达以上,去除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噪声。

DSP降噪主要是针对高、低频噪声,降噪原理和ANC降噪相似。

CVC是通话软件降噪技术,主要针对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回声。


IP指数级别

TWS耳机IP指数是指耳机的防护等级,一款优秀的TWS耳机,防水级别至少IPX5以上。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图扬科技专注于消费类电子、3C数码、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医疗电子、美容个护、小家电以及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以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等半导体的技术做相应产品的方案设计及研发。

方案开发热线:0755-21003965

图扬官网:www.tome-sz.com

图扬科技|国内MCU市场现状如何?

MCU中文意思是微控制器,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单片机,作为电子产品的心脏,在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产品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无论是体温计、无线充电器或者智能手环,还是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和汽车电子,都会使用到MCU。那么,当前国内MCU市场现状如何?

现如今,MCU的功能越来越完善,逐渐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广大MCU供应商也看到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MCU的整体发展又很依赖于具体应用市场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发展趋势并非是MCU供应商能决定的。

 

早在2018年,MCU全球营收就创下过空前记录,达到了176亿美元,但在2019年、2020年持续下滑,其中车用MCU销售额占比最高,达到了60亿美元,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成绩。再看国内的MCU市场,数据显示,在2008年~2018年十年间,国内的MCU市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2%,是同期全球市场增长率的4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十年间,国内的MCU市场大部分还是被国外品牌占据,国内MCU供应商并没有分到太多蛋糕。

 

目前,MCU的应用市场主要分布在六个领域,分别是物联网、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家电和消费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智能表计及IC卡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汽车和工业控制领域几乎被国外大厂垄断,国内MCU供应商的主要市场还是集中在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生存空间依旧遭到挤压,但可喜的是,在物联网、家电和消费电子应用领域,国产MCU供应商拥有与国际大厂一战之力,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国内的MCU原生产商以及MCU应用开发商生产开发的产品能够覆盖日常生活中90%以上的应用场景。

 

从市场份额角度分析,8位MCU和32位MCU占据中国MCU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2019年根据CISA公布的信息显示,8位MCU行和32位MCU芯片分别占据国内市场的40%和45%。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进步,32位MCU市场份额逐渐开始扩大并挤压其他MCU产品市场份额,其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从2012年的36%增长到2019年的45%。

 

因此结合以往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8位MCU虽仍在国内MCU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在MCU市场份额中的占有率呈逐渐下滑趋势,并且未来MCU行业市场份额主导地位将由32位MCU代替。整体看来,中国MCU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扩大。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车载应用、智能家居、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方案开发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的技术做相应的产品方案设计及研发

电话:+0755-21003695/21003965

网址:www.tome-sz.com

邮箱:tome@tome-sz.com/hr@tome-sz.com(简历投寄)

图扬科技|MCU芯片是指什么芯片?

在电子行业领域工作的朋友想必经常听说过MCU芯片这个词,很多人对其并不是很了解,MCU芯片是指什么芯片呢?这篇文章将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一、MCU芯片是什么

其实MCU芯片指的就是单片机,它的英文是Microcontroller Unit,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一个简易版的cpu。它具备一些通用的接口,比如说AD转换、IIC、SPI、UART、USB等等。具体要看型号,并不是每个型号的mcu都具备这些外设功能。

 

二、MCU芯片的应用

MCU芯片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广泛,在生活中铺天盖地都是MCU的应用。主要针对家电、玩具、工业、医疗、智能仪器仪表、大型电器模块化应用等运算控制简单的电子产品。高端一点的在军工以及航空领域都会见到MCU的身影。

 

三、MCU芯片品牌列举

1、NXP(恩智浦):荷兰地区,主要提供16位、32位的单片机,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行业、照明行业、多媒体、电机控制、电源控制等等。

 

2、Cypress(赛普拉斯):美国地区,主要提供8位、16位、32位单片机,主要应用于航空和国防、医疗、通信、楼宇、测量仪表、安防等等。

 

3、Infineon(英飞凌):德国地区、主要提供16位、32位单片机,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比如说胎压监测传感器很多就是用英飞凌的芯片做的。

 

4、ST(意法半导体):意大利/法国地区,这个相信大家很熟悉了,STM32就是这家公司出的,除了STM32还有STM8等等,主要的应用电机控制、照明行业、医疗行业、多媒体、家电、电源控制、能源和智能电网等等。

 

5、TI(德州仪器):美国地区,TI的蓝牙和Zigbee芯片,还有提供16位、32位的单片机,主要应用汽车电子、无线通信、医疗、移动设备等等。

 

以上列出了一些国外的MCU芯片厂商,我国也有很多MCU芯片品牌,比如赵一创新、国家科技、中英电子、上海华大半导体、华润微电子、上海北陵、韩松、华邦、应广、义隆等。


深圳市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车载应用、智能家居、IoT物联等市场领域方案开发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围绕MCU微控制器、音频解码SoC、蓝牙音频数传BLE及各类微电子传感器的技术做相应的产品方案设计及研发

电话:+0755-21003695/21003965

网址:www.tome-sz.com

邮箱:tome@tome-sz.com/hr@tome-sz.com(简历投寄)